[展覽] 《普立茲新聞攝影獎80週年展》:一張照片看盡世界角落

今天終於去看期待了好久的普立茲展,這次的展場在華山文創園區,一共兩層樓,和大部分的展覽一樣沒有休息的地方,動線是線性的,作品主要依照年代排列。這應該算是我第一次去華山文創園區,回去才發現原來全名叫「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改天來好好認識一下。從捷運忠孝新生站或是善導寺站出來都很近,交通上還算蠻方便的。

普立茲介紹

普立茲獎(Pulitzer Prize)可以說是全球新聞界的最高榮譽,喜歡攝影或是看國際新聞的人,一定都有聽過這個獎項。不過普立茲獎的作品會為人所知,通常是來自於較為負面的新聞為主,若隨便問一個人記得的普立茲獎,通常都是和戰爭、災難有關。其中最具影響力,也讓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肯定是其中的「攝影獎」了!也是本次觀展的主題。攝影獎也分成很多不同的分支獎項,

參觀動線

前面提到動線是線性的,這個規劃讓我們能夠順著時代演進,更加深對歷史脈絡的理解。有歷史背景知識的體驗一定很好,沒有的話也可以在這場展覽中漸漸梳理歷史大事件對於社會甚至是全球的交互作用,或是藉由一張照片好好認識世界你不曾注意過的角落。

初進展場,會聽到 John Lennon 的 Imagine,這個時代正好也是新時代思潮發生的時代,主要大意是試圖去想像一個沒有宗教派別、戰火與隔閡的世界,稍微了解歌詞便可發現很符合普立茲攝影獎帶給大家的感受(不知道是否每次展覽音樂都是這一首)。

這裡擷取一小段歌詞: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for today
Imagine there’s no countries
It isn’t hard to do
Nothing to kill or die for
And no religion too
Imagine all the people living life in peace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I hope someday you’ll join us
And the world will be as one

本次攝影展從 1940 年代開始,一直到近期的 2020 年代。雖然光看數字感覺不多,但實際上也是逛到腿痠背痛眼睛疲勞XD 尤其是有先購買早鳥圖錄套票的人,它一開始進場就會塞給你一大本圖錄(沒有袋子),而不是後續觀展後進行兌換,所以這次是扛著圖錄在觀展。

1940’s

這個時代的照片都是黑白照,主題較多是戰後的正面能量傳達,以及種族歧視議題表現。像是 1945 年硫磺島戰役(二戰太平洋戰爭中日美間的戰役),就產生了下圖相當著名的攝影作品-《Old Glory Goes Up on Mount Suribachi》(美國國旗升起於折缽山)。

Old Glory Goes Up on Mount Suribachi (1945) / Joe Rosenthal

黑白照時期雖然沒有色彩,但傳遞的震撼感也更加純粹。而此時期技術方面閃光燈和沖洗等方面相當加重要,時機的抓取更顯珍貴。

He doesn’t know where his next picture is coming from, but he better be ready for it.

George Mattson, New York Daily News

1950’s、1960’s

在這期間也是世界動盪不安的年代。1950 年韓戰爆發、1955 年 Martin Luther King Jr. 發起抵制蒙哥馬利公車運動,1960 年代反種族隔離抗爭仍進行著,包括黑人爭取投票權(black power 一詞產生),直到 Martin Luther 遇刺(1968)。1955年越戰爆發後持續了 20 年,社會上紛爭、動亂也不少,因此這段時間的作品反戰意味濃烈。黃幼公的作品《Vietnam – Terror of War》捕捉到當時潘金福被「燒夷彈」襲擊的恐懼,更是放大了反戰的聲浪。

Vietnam – The Terror of War (1972) / Nick Ut, Associated Press

戰地記者的工作風險相當大,但從這個展覽可以強烈感受到他們的信念-「要讓世界知道」。

1970’s、1980’s

1970 年代開始種族融合政策以及各種措施,一直到這個時期仍可以察覺到作品幾乎都是圍繞著美國傳。

直到 1980 年代開始,有更多他國的衝突紀錄,如伊朗的庫德族。有的記者為了保命會選擇匿名投稿,誠如前述所言,戰地記者的風險是相當大的,也因為有這些記者的堅持,相當多非人道照片流出讓世界看見並發出責難,這段期間暗殺行動仍時有所聞。

You never know what is going to happen until it does.

當然也不是所有作品都如此沉重,除了拍攝戰爭、政治外,仍有如《Life in Chicago》充滿希望與平靜的作品,也可以發現此張構圖相對隨意許多。

Life in Chicago (1982) / John White

I breathe the city, the city is everything.

John White, Chicago Sun-Times

此年代還有個重大變化是彩色照片開始慢慢出現,讓攝影者更能利用色彩表現事實帶來的張力。1980年代也揭露了衣索比亞大飢荒,相信應該蠻多人都曾有皆收到相關訊息。國際上來說薩爾瓦多、安哥拉內戰、菲律賓費迪南垮台等等也皆發生於這個時期,漸漸有作品利用畫面傳達諷刺意味。

Jackson State Prison (1981) / Taro Yamasaki

I always like to look for a picture with a picture for the irony.

示威行動的紀錄和事件越來越多,毒品問題(cocaine)在此時揭露。

I need to step over the line and be human.

上方這句話是某位記者提醒自己仍要保持人性。1989 年民主浪潮的覺醒,各地也開始自由起義(Freedom uprising)。

1990’s、2000’s、2010’s

蘇聯於 1991 年 12 月 25 日解體(戈巴契夫下台),相當重大的歷史事件。而在此期間可以觀察到第三世界的作品也越來越多了,如盧安達胡圖及圖西族衝突、種族大屠殺等等。毒癮相關問題仍持續,許多攝影師也提及如何靠專注於攝影上的調整去紓解當下心情。

Concentrating on light and exposion makes it easier to sheild yourself a little from you see.

2000 年代開始有校園屠殺的議題作品產生,而發生於 2001年 9 月 11 日的恐怖攻擊(World Center Attack)更是直到現在仍震撼人心。此期間有更多著重在個人故事的新聞作品,移工議題也開始被世人們所關注。

大多國家以及人民是極度反對戰爭的,以及人們對於心理健康越來越關注的情況下,2010 年代開始重視軍人戰後 PTSD 問題,亦有相關攝影作品呼籲大家關心此議題。海地地震、杜特蒂血腥掃毒以及伊波拉病毒也都發生於這段期間。

Ebola Crisis (2014) / Daniel Berehulak, The New York Times

There’s an intensity there I’ve never found anywhere else — the beauty and the horror is something that brings you to your knees,

Carol Guzy

2020’s

A Sign of Distress (2021) / Julio Cortez

因為社群網路在這十幾年變得相當發達,此時期的照片大部分都相當熟悉了,多多少少可以在朋友的轉發或文章中看到。當然此時期歷史難解的議題尚未全然解決,種族、暴力抗議仍存在,而病毒在現代甚至更加猖狂,造成全球性的影響。這次為了 Covid-19 甚至有「疫情下的世界」主題,將疫情的樣貌拉出做一個展中展,皆是同一位攝影師的作品,主要聚焦於西班牙的狀況。

結束後

這次的展覽體驗相當充實,不愧於我期待這麼久的心情XD 世界各個角落發生的大事和情緒透過照片烙印在觀展的人心中,好險當初有用早鳥套票購買了圖錄,得以延續這份心情。

在展場外紀念品區購買了兩張投影片,但我把它當小卡貼在紀錄本上了XD 一共有四張,我只挑了兩張。其餘紀念品倒是不多,還以為會有類似貼紙的紀念品。

另外有件今天發生的小事:
早上搭火車時隔壁兩個位置坐了穿短袖西裝的外國人,我以為是摩門教的傳教士之類的,但觀察了一下感覺不太像,只覺得皮鞋有點意思。後來回程我搭了四點的車,竟然又在月台上遇到這兩個外國人!雖然我臉盲但那兩雙皮鞋我記得。可能是因為我的臉過於震驚,我們兩方甚至還點了頭示意XDD 後來我在我所在座位的月台等車,上車後等了一會兒,赫然發現那兩個外國人竟又坐我隔壁!且不論去程還是回程,我們都是訂票有座位的,這巧合也太神奇了吧XD

很可惜自己有點累之外,旁邊那個外國人也有些疲態,因此沒有主動延續這個緣份,不然這麼有緣不聊個一下說不過去啊XD

讓我知道你在想什麼!